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人:乡宁县职业中学  发布时间:2020-07-27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办学层次】中职

【学      制】三年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制造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汽车制造、维修能力,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生产制造、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等企业从事车辆维护接待、检测接待、修理接待、整车销售、配件销售等方面的中级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多技能并有明确职业岗位定位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范围

(三)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要求

(1)具有政治立场坚定,忠于祖国、积极进取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

(2)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公关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文明意识。

2.专业知识要求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及艺术素养。

(2)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汽车的制造工艺、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3. 专业技能要求

(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格证书。

(7)能够熟练拆装汽车发动机和汽车整车。

(8)能够熟悉汽车装配工艺流程。

(9)掌握一到两个专门化。

(四)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

本科:车辆工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说明

本专业积极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方针,校外开办汽修基地,实施“校企一体化”;校外与多家设计类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实施“四阶段、四基地、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阶段”指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为行业认知与专业认知。******学期通过专家讲座、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活动使学生对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生产制造工作岗位以及典型工作任务有******的了解;通过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介绍及教学内容的初步实践,使学生对专业及学习任务有******的认知。

第二阶段为核心技能******培养。第二、三学期针对汽车维修工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诸如汽车总成及零件的拆装、汽车基本性能试验进行系统、******的实训。使学生能够胜任汽车相关企业常规的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为技能方向专项培养。第四学期根据学生能力及技能趋向进行分流,按照“机电一体化修理工”及“钣喷修理工”两个专业技能方向进行强化训练。第四阶段为出

校入企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学生到订单培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基地”指通过四个教学实践基地的穿插融合、联合培养,达到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快速提升的教育目的。

一是校内教学实训中心。配置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总成及部件拆装实训室、电气实训室、整车实训室、模拟驾驶室等实训设施。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师联合授课,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实施基于企业典型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目的。学生前两年的学习任务主要在校内教学实训中心完成。

二是组织学生在校办汽修基地进行企业见习。校办汽修基地配置与4S店一致的实训设施。对外承接汽修业务,同时作为本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建立学生企业见习的长效机制,利用每天7、8节及周末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与轮岗实践。基地技师、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进行修理项目的具体操作,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三是本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形成学生“企业见习基地群”。企业设立专门的见习工位,学校根据学生专业技能成长程度,有选择的派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企业见习。通过企业见习使学生加强对行业的认知、企业的认知、岗位的认知、工作任务的认知以及职业行为规范的认知。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职业方向,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同时,企业见习对学生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是专业与众多设计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形成“实习就业基地群”。第四学期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实施订单培养。学生一般为带薪实习,实习结束后直接就业。

专业灵活利用四个基地提供的不同特点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系统的企业见习、实习制度,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建立动态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分阶段分层次的组织学生进行工学交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融合”指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教学案例与企业工作任务相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在共同教学中相融合;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评价与企业对技师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相融合。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贯彻于教育的始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三位一体,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程结构、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文化、汽车构造、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美容、钳工工艺、汽车修理和检测。

(一)公共基础必修模块

(1) 语文(36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72学时)

在初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英语(36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6) 法律基础知识(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7) 体育与健康(7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二)专业基础必修模块

(8)汽车文化(总36学时,理论28学时,参观实习8学时)

掌握汽车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会欣赏汽车运动、汽车外形色彩;了解汽车工业概况及国内外汽车品牌的含义、汽车基础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汽车使用的规定与环保政策。

(9)机械基础(总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

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总72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实训30学时)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流的化学作用、光作用、热作用及电磁作用在汽车上的应用;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和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掌握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初步具有分析汽车简单照明线路功能、测试元件性能和照明线路,以及排除照明线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和微机控制的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11)钳工基础(总80学时)

掌握钳工入门知识、平面划线、錾削、平面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锉配、立体划线、矫正和弯形、铆接、刮削、研磨、常用固定连接装配方法和钻床夹具。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从事机械设备维修、调整及钳工加工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12)汽车零件制图(总72学时,理论30学时,实训42学时)

讲授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极限与配合技术知识和操作应用。培养学生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互换性应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计算机绘图及徒手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模块

(1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总148学时,理论108学时,实训40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4)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总148学时,理论108学时,实训40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5)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总108学时,理论62学时,实训4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6) 汽车修理与检测技术(总108学时,理论62学时,实训4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使学生掌握常用汽车检测设备、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及执行相关法规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7)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总72学时,理论42学时,实训30学时)

通过对燃油电喷技术、EBD、ABS技术、安全气囊技术等的新技术的学习、要求掌握汽车新技术结构、使用、维修、检测和调整方法,具备分析判断和排除汽车新技术故障的能力。

(18)汽车维护与保养(总108学时,理论54学时,实训54学时)
本课程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汽车日常例行维护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形成维护和管理汽车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专业实践活动项目

(1)机电维修技术实训(120学时)

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进行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丝、刮削和装配等钳工操作的能力;掌握一般照明电路和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构成及连接方法,初步具有连接照明和电动机控制回路的能力;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掌握电焊、气焊和钣金机械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进行焊接、切割和基本钣金操作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汽车发动机拆装与维修实训(80学时)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主要总成之间和总成内部主要机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的总体认识;了解有关的技术条件和标准;掌握汽车拆装的顺序;初步具有汽车解体、总成解体、总成装配、汽车发动机总装的能力,正确使用拆装工具的能力。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发动机的装配、维修与调整的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发动机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汽车底盘拆装与维修实训(80学时)

了解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主要总成之间和总成内部主要机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加深对汽车底盘的总体认识;了解有关的技术条件和标准;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顺序;初步具有汽车解体、总成解体、总成装配、汽车底盘总装的能力,正确使用拆装工具的能力。掌握底盘各总成及主要零部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和方法;掌握底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底盘的维修、装配与调整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底盘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训(40学时)

掌握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掌握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艺和方法,初步具有电气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汽车驾驶考证(8周,第二学年暑假学生自主联系或学校安排)

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交通安全行车规则,具有正确驾驶汽车的能力。

(6)汽车维修工考工强化训练(1周)

按照汽车维修工考工标准组织强化训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考取维修工等级证。

(7)专门化技能训练(由学生选修的课程门类决定学时)

(五)综合实训

根据所选专门化方向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有关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元件测试及技术规范;初步具有对所学专门化内容进行拆检、测试、维修,正确使用测试设备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六)顶岗实习

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在学校安排(或自主联系)的汽车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汽车修理厂、汽车4S店等单位,按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单位的要求,深入生产实际,深化和充实专业知识,熟悉汽车维修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机具设备以及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进程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二)教学进程表

(三)校历(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一览表)

五、考核评价体系

(一)课程考核与评价

1.理论课程

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提倡以过程考核为主,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单元模块化,学习项目个性化,知行结合,鼓励创新。考核具体方式可采取研讨发言、成果展示、实践成果报告与统一考试结合的方法进行,做到教学评价客观。

2.理实一体课程

理实一体课程的考核将从知识(30%)、技能(60%)、态度(10%)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如表1所示。

理实一体课程考察内容与方式

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兼顾知识与素质的评价原则。有效利用教学实训平台引入企业参与教学评价;着力探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举措。

(二)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

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必须指定******设计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及班主任经常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

考核与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成立校企共管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共同实施评价与考核。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导师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网络辅导平台,由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指导,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上有措施。校外实习成绩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分别通过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两部分完成,实习表现占总成绩的60%,实习报告占40%;实习表现包括出勤和工作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其中,企业考核占40%,学校占20%;实习报告成绩的评定,企业占30%,学校占10%。

(三)职业资格认证

学生在以下专业工种实训与考级中至少选择1个工种考取中、初级职业资格证,要求学生全部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其中中级职业资格获证率80%以上。

1.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证

2.汽车电器维修工职业资格证

3.汽车钣金工职业资格证

4.汽车生产线操作工

5.钳工证

6.车工证

7.电工证

六、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素质,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到180学分。其中专业技能课程需达到152学分。具备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必须取得汽车维修工或具有同等资质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无违纪处分可准予毕业。

七、运行保障

(一)教学管理
教务科与本教研组对本专业教学实施进行管理,保障实际教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有效实施。同时,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管理规定》、《课程标准的管理规定》、《学期授课计划管理规定》、《实践性教学管理规定》等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办法》、《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教师进修培训实施办法》等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二)专业师资配置

本专业年招生规模约80人,在校生总数约200人。按照师生比例1:20、专兼 职教师3:1、“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5%的配置标准,专业教师人数应不少于10人。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双师型教师3名以上,兼 职教师2名以上,双师比例90%以上。

X